玖鼎贵宾会老虎机 玖鼎贵宾会体育真人丨盘龙区桃源社区:幸福之花遍地开

2023年9月19日17:59:22 玖鼎贵宾会老虎机 玖鼎贵宾会体育真人丨盘龙区桃源社区:幸福之花遍地开已关闭评论

桃源社区隶属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成立于2005年5月,面积0.23平方公里,住户3406户,总人口9059人,地处昆明城区核心位置。辖区内居住着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纳西族等20余个少数民族共670人,占总人口的7.4%。相传,“桃源”是因故地曾有一片桃林,清光绪年间昆明县令府邸的一副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而得名。

2010年,按照国家民委、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推广北京牛街民族工作经验视频会议的精神,盘龙区大胆探索、先行尝试,积极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思路方法,在全省率先开启省、市、区三级联创共建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工作新模式。鼓楼街道的桃源社区作为首批试点,初试就取得圆满成功,经过多年努力打造,特别是2020年桃源社区以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为契机,全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后,桃源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更是开创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

玖鼎贵宾会老虎机 玖鼎贵宾会体育真人丨盘龙区桃源社区:幸福之花遍地开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族群众的共同参与下,桃源社区不仅获得了“云南省、市、区三级联创民族团结示范社区”荣誉称号,还荣获了“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侨法宣传角”“全国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全国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等9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荣获“云南省创先争优示范点”“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云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云南省文明社区”“云南省民主法治社区”等9项省级荣誉称号。

2022年6月,参加省民族宗教委“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专题培训班”的70余名学员到桃源社区参观学习。今年6月,参加省委组织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建设专题研修班”的50名学员到桃源社区参观学习。学员们先后参观桃源社区民族团结示范街区、桃源社区玖鼎贵宾会网页版实践基地、一家亲工作坊、“红色记忆”微型党史博物馆、民族风情博物馆、宝岛风情展示馆、社区幸福食堂、玖鼎贵宾会网页版宣传专栏,听取桃源社区党委领导关于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和做法的介绍后,一致称赞桃源社区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按照盘龙区全力打造多民族和谐共存的“市内桃源”的部署要求,桃源社区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过程中,积极探索推行“344”工作模式,即强化三项措施、夯实四个平台、打造四个品牌,从转变思想理念、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服务职能、增强文化认同等方面着手,创新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切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0 1 强化三项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收集社情民意,协调解决眼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保障制度、扶危帮困工作制度、处理突发事件工作制度、各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和信息收集制度等,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制度保障。

(三)强化宣 传教育。充分利用民族团结宣传月,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知识。每年认真组织和策划,面对面宣传民族政策法规15场次以上,发放宣传资料15000份以上。

0 2 夯实四个平台

(一)夯实学习平台。利用民族团结学苑、道德讲堂及远教平台等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学习教育,组织群众观看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开幕会电视直播和红色、民族题材电影60多场次。定期组织各民族流动人口开展《劳动法》《妇女儿童保护条例》等学习培训。

(二)夯实互动平台。通过泼水节、民族团结大舞台、趣味运动会等载体,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互动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活动10余场次,参演人员3000余人,观众达万余人次。其中,“桃源端午飘香品粽会”,在尝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区域联动”推进的基础上,也取得良好效果。

(三)夯实帮扶平台。把符合条件的各民族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提供医疗救助。通过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帮扶助困服务,为辖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每年“两节”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困难群众心中。

(四)夯实就业平台。通过举办餐饮技能、家政服务培训等,解决少数民族就业难的问题,帮助其更好融入城市。3年来,组织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参加餐饮培训62人次,安置少数民族下岗职工13人,扶持特困职工8户。

0 3 擦亮四个品牌

(一)擦亮“王芳书记工作室”品牌。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依托“王芳书记工作室”党建品牌,深入群众、深入街头巷尾,将党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进千家万户。每月深入餐馆商户、企事业单位和住户家中访民情、询民意、解民忧。近三年来,走访了615人次,入户365户次,帮助解决问题200余件,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擦亮“服务窗口”品牌。为各族群众在生活、经商、教育、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与服务。

(三)擦亮“民族团结之家”品牌。满足各族群众多元化需求。建成集袖珍民族博物馆、民族团结学苑、书苑、心理咨询室、健康小屋、“红色记忆”微型党史馆、科普馆、舞蹈室等为一体的“民族团结之家”,为各族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文化交流、科普学习、健康养生等多项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四)擦亮民族团结示范街区品牌。积极开展互助共建活动,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打造民族团结示范街。指导各餐馆商户加强门前三包责任,使店内外食品卫生、店面卫生均达标,把牢舌尖上的“安全关”,为各族群众提供放心、安心、舒心的美食。开展“为民服务日”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健康咨询、免费义诊等服务。

稿件来源:今日民族

  • 城市民族公众微信
  • 扫一扫加入我们
  • weinxin
  • 城市民族手机版
  • 扫一扫别有洞天
  • weinxin